第三方支付平台“漏洞” 沦为诈骗和洗钱“黑洞”-k8凯发天生赢家

第三方支付平台“漏洞” 沦为诈骗和洗钱“黑洞”
作者:解放日报 发布时间:2016-08-11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郑良

近日,因平台漏洞屡屡被犯罪团伙用于转移赃款、套现获利,18家第三方支付公司被公安部列为重点监管和整改对象。

近年来,作为网络交易结算支付手段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快速发展。仅去年,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的资金就超过20万亿元,目前拥有中国人民银行发放牌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多达270家。与此同时,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团伙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转移赃款和洗钱的案件在全国频发,不少涉案金额超过千万元。

部分平台忽视安全建设

7月以来,福建厦门接到电信网络诈骗报警上千起,其中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转移赃款占到一半以上,涉案金额近千万元。这并非孤例。今年以来,北京、天津、山西、陕西、四川、河北、安徽、广东等多地公安机关发布相关预警。

“一些中小型第三方支付平台为抢占市场,忽视系统安全建设,监管严重滞后。有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发放的pos机层层转包,被诈骗分子刷卡套现转移赃款。”公安部刑侦局相关负责人说。

据记者调查,诈骗团伙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转移赃款和洗钱的手段主要有三种:通过一些第三方支付平台发行的商户pos机虚构交易套现;将诈骗得手的资金转移到第三方支付平台账户,在线购买游戏点卡、比特币、手机充值卡等物品,再转卖套现;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转账功能,将赃款在银行账户和第三方支付平台之间多次切换,使得公安机关无法及时查询资金流向,逃避打击。

一些第三方支付平台公司对账户审核把关不严,诈骗分子用虚假信息注册账户后,绑定非实名银行卡转移赃款。更为严重的是,一些第三方支付平台安全标准较低,网络系统建设严重滞后,案发后甚至不能协助公安机关查询资金流向和准确交易信息,了解商户和交易者身份。

账户实名制仍未落实

近年来,央行多次出台文件对第三方支付平台予以规范。包括要求第三方支付机构建立健全客户身份识别机制,采取有效的反洗钱措施,对支付、转账金额限制等。

“央行出台规范措施时,常常在第三方支付行业引发反对。一些第三方支付平台不落实监管部门的要求,为抢占市场一味追求交易便捷,引发洗钱风险。”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说。

多地办案民警告诉记者,目前,一些第三方支付平台没有落实严格的账户实名制,诈骗团伙通过银行卡向第三方支付平台转账金额不受限制。

“不少第三方支付平台账户资金规模达到千亿量级,实际上充当了商业银行的角色,应当接受严格监管。要通过完善平台系统建设、责任追究等手段,严防第三方支付平台沦为网络诈骗‘黑洞’。”鲁政委说。


网站地图